韩国青年如何用社交表达和二次元文化“弹劾”朴槿惠? | 全媒观
本周,深陷“闺蜜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迎来了命运关键周:
11月28日,韩国在野党开始起草弹劾朴槿惠的决议;
11月29日,朴槿惠在青瓦台向国民发表讲话,表态愿意提前卸任,去留由国会决定;
12月2日,国会将对弹劾案进行表决。
一个月前,全媒派(qq_qmp)曾撰文分析韩国JTBC电视台如何运用调查报道揭开“闺蜜门”事件真相(《韩国JTBC电视台如何运用创新报道戳破弥天谎言》)。
今天,我们试图关心,在这场政治风波中,韩国青年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他们的领袖,以及如何看待自己。观察他们从哪些媒介获取信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进行互动,甚至用二次元文化去解构权威......
为此,全媒派(qq_qmp)独家采访了10位韩国高校学生,他们分别来自首尔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文中韩国青年姓名均为化名)。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得以窥探这个国家正经历的震荡,以及青年群体的愤怒与表达。
韩国青年从哪些渠道关注总统弹劾案
在采访中,全媒派(qq_qmp)首先询问了韩国学生在这次政治事件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电视台、新闻网站、社交媒体是最主要的三大渠道。
电视台:JTBC电视台成为公众期待
在采访中,10位被访者无一例外,均认为JTBC电视台在朴槿惠事件中的报道最为出色。
来自梨花女子大学的Crystal表示,“以前对哪家媒体报道更出色这种事一直都没什么感觉,但是在这次事件的报道中,很明显,JTBC做得尤为出色。他们最为正派,报道的也是令人信服的事实。”梨花女子大学Jasmine也认为:“韩国JTBC电视台全程披露了这次事件,揭露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实。虽然不是韩国的三大电视台之一,但JTBC却通过此役受到了韩国国民的广泛关注。”
JTBC电视台通过数月调查,一举找到“闺蜜干政”的关键证据,并通过一系列组合式报道,成为丑闻揭露运动中的关键力量,JTBC王牌主播孙石熙、记者徐福贤等也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采访中,还有韩国学生推荐JTBC娱乐台一档名为《舌战》的访谈评论节目。这档节目早在2013年就开播,韩国知名毒舌主持人、综艺演员金九拉担纲主播。这本是一档偏演艺圈的节目,从15年下半年开始更多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
在朴槿惠事件中,节目邀请到韩国学生运动家及政治家、大学教授柳时敏和韩国律师、保守阵营政治评论家、诗人全元策二人坐镇,就朴槿惠事件进行针砭时弊的评论和分析。因言辞犀利、观点独到,俘获大批观众好评。例如,一期节目就指出朴槿惠所有的道歉和发言就如同事先彩排好的剧本一般,质疑背后的权力运作。
此外,还有采访者提到和JTBC同样为“韩国综编四社”的TV Chosun电视台、Channel A电视台,也有不俗表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韩国传统三大台(SBS KBS MBS)在此次风波中遭遇到比较严重的信任滑坡和危机。
本土新闻网站:NAVER渗透广泛
作为韩国的著名门户/搜索引擎网站,NAVER(네이버,http://www.naver.com/)在此次朴槿惠事件中也为众多韩国民众充当了获取资讯、交流观点的重要平台。
在NAVAR网站上,不间断推送关于朴槿惠的新闻资讯,大量与其相关的“实时热搜”,为民众第一时间获取资讯提供便利。
其中,有一则新闻在上个月中旬登上NAVER热搜榜第一位。11月15日,JTBC电视台爆料称,朴槿惠在当选韩国总统前,曾到首尔Cha医院针对性医疗中心Chaum进行体检,而当时她使用的化名竟是当时最热韩剧《秘密花园》女主人公的名字“吉罗琳”。
这样一则花边消息,却因特殊的敏感时期,被民众广泛关注。围绕花边的分析也层出不穷: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朴槿惠和女主角的身份设定相似;也有人扒出朴槿惠此前接受采访时说韩星中最喜欢玄彬(《秘密花园》的男主角)。
社交网络:三大社交软件成为主渠道
第三种主流信息获取媒介,便是各大社交平台。在采访中,韩国学生表示,主要通过Facebook、Twitter和KakaoTalk进行交流和发声。
其中,KakaoTalk是韩国本土的即时通讯软件,覆盖率非常之高,同时集成即时通讯、资讯、游戏等功能。
Facebook和Twitter就更不必说。梨花女子大学学生KJS告诉全媒派(qq_qmp):“年轻学生主要是用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讨论。大家也都通过评论回复的方式交流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而受访学生也在使用本土还是国际社交软件上有一定偏向,庆熙大学的HJH这样解释道,“大家说的是韩国的政治问题,因此都会倾向于在发言不受到限制的地方进行讨论,比如Facebook。”
此外,还有被访者提出会在Daum社区上进行讨论。Daum也是韩国本土网站之一,主要服务是邮件和社区。
韩国青年的社交表达
那么,在社交网络上,韩国青年是怎样进行社交表达和互动的呢?
据采访,韩国青年在此次事件的社交讨论中,主要话题包括:呼吁现朴槿惠下台,斥责崔顺实干政、禹炳宇贪污、向Mir财团提供赞助的大企业存在腐败问题,以及对此前的一些积怨议题(如大学生就业困难、韩国经济滑坡、岁月号事件、萨德导弹问题等)的复盘。
首尔大学SLY说:对于朴槿惠总统的事件,有很多类似“这是国家的耻辱”“我怎么会相信并选出了那样的总统”这样的言论,“主要是表达后悔和悲痛的感情吧”。
Facebook上疯转的曾任韩国民政首席秘书的禹炳宇对女记者怒目斜视的照片
在社交媒体的抗议浪潮当中,还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造句运动。事情是这样的:
朴槿惠在第二次国民谈话的时候曾说 “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才当总统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
喜剧演员金美花在自己的推特里紧接着便写道:“政治还能搞笑到这个程度,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才当笑星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
媒体人金济动在Facebook上也马上模仿了这个句式说:“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来做朋友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
此外,还有小说家金英夏在Facebook上谈论崔顺实门时所写的,“难道我是因为这样才当作家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就这样,“难道我是为了…”成了韩国社交网络上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句运动。诸多韩国公众人士和普通民众,都以此句式完成了富有创意的反抗接力,表达对韩国及朴槿惠政权的失望。接力式的传播链条,汇集了个体意见、创造了全新内容,最终形成了一场强有力的社交表达。
社交媒体上的“回音室”效应,也在影响着韩国青年对于政治的判断。根据韩国盖普洛数据,朴槿惠如今在20岁、30岁的人群中支持率最低,分别为1%和0%,而这个年龄段恰恰与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相吻合。
二次元式的解构和UGC潮
除了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和交流,此次政治风波,还触发了韩国青年与民众的UGC热情,一次流行文化、二次元交织其中的生产潮,同样成为景观。
网络流行语的制造
据报道,在近几年韩国的社交网络上,网民们无论是谈官员黑幕,政府封杀艺人,还是警察暴力执法,都习惯以“这还算国家么?”这样的流行语来表达失望情绪。
而“亲信干政”事件的不断发酵,让网民不仅再次拾起了“这还算国家么?”这样的黑色幽默,还创造出“顺实4年”“顺实女大”“顺SIRI”等流行语来讽刺批判。
此前,还有一款名为“顺Siri”的恶搞App上线,支持多国语言的语音和文字翻译,其中含有不少如“顺Siri,帮我改改演讲稿~”、“ 顺Siri,我明天穿什么啊?”等讽刺崔顺实的相关内容。
表情包、讽刺漫画与流行综艺
除了创造流行语,网民们也通过创作、传播政治批判漫画以及二次编辑的讽刺视频,来表达着强烈的情绪。
庆熙大学Jason就指出,“짤”是“手机时代”最有效果最好的讽刺方式了,简直是杰作。所谓的“짤”,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表情包,网友大量自制了讽刺性的恶搞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梨花女子大学Lacey提到,Naver网站上的bboom板块(http://m.bboom.naver.com/)有很多政治讽刺漫画,而这些寓意深刻的漫画也被大量转发。
傀儡总统朴槿惠
崔顺实依仗朴槿惠捞钱
来自延世大学的Simon更是表示,除了政治性批判漫画和视频,包括综艺节目在内的各类电视节目中也出现了一些隐晦间接地表达讽刺和批判的字幕。梨花女子大学KJS指出,因政治讽刺而极具人气的韩国综艺节目《SNL KOREA8》,也运用幽默的方式来讽刺了崔顺实等事件相关人物,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视频:韩国综艺节目恶搞崔顺实 时长:02:5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022tf4xwz
国民青年的社交标签与心理映射
那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表达、抗议与讽刺的韩国青年,他们的社交身份标签如何?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画像?了解这些,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从“三抛”、“五抛”到“七抛”
这些年,韩国青年给自己贴上了诸多新标签。首先是“X抛一代”。严重的失业问题与昂贵的结婚费用使得众多韩国青年不敢结婚。他们先是称自己是“放弃恋爱、结婚、生育”的“三抛一代”,后来又衍生为连住房、人际关系都放弃的“五抛一代”,到现在甚至还标榜是放弃梦想和希望的“七抛一代”。
与之类似的,还有“达观一代”一词。“达观一代”是指那些对挣钱或出人头地这样的事情毫无兴趣、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年轻人。据韩国媒体“NOCUT NEWS”报道,韩国就业网站“JOB KOREA”针对1150名大学生、待业人员以及上班族发起了一项调查,其中58.6%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达观一代”这个新词语,而其中有85.6%人表示“深有同感”。
“地狱朝鲜”与汤勺阶级论
2016年初,《华盛顿邮报》发表一篇报道,称韩国本土开始流行“地狱韩国”(Hell Chosun)这样的流行语,让观察家们大吃一惊。
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在于韩国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包括职场竞争激烈、失业率高、教育费贵、贫富差距大等社会问题。
此外,近年来,在韩国的社交网络上,还流行着一种“2030汤勺阶级论”,即二三十岁的年轻一代将个人家庭背景比喻成为“汤勺”。按照各人的家庭财产状况,可分为“金勺”、“银勺”、“铜勺”和“土勺”四类。
这样的汤勺理论,微妙地反映出年轻一代的挫折感,“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什么”。报道称,这种“汤勺阶级论”并不是网络戏言,而是有数据可供参考。韩国东国大学经济系教授金乐年在去年发表的题为《韩国‘富’的继承,1970—2013》的论文中就指明,在韩国个人资产中,分为通过个人努力挣得的部分与通过继承父母遗产获得的部分,后者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的27%、90年代的29%已经上升为21世纪的42%。
无力、愤怒、不满、不平......种种情绪成为环绕在韩国青年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朴槿惠“闺蜜门”事件绝非偶然或孤立,而是一次裹挟着政治、经济、就业等多重问题的抗议出口。韩国青年的社交表达和身份标签,则从其中一个切口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国家。
本文采访对象如下,在此表示感谢:
梨花女子大学:Crystal,Jasmine,JSL,Lacey,KJS
首尔大学:LSY
延世大学:Simon
庆熙大学:HJH,Jason
高丽大学:KHS
采访翻译:北京大学 Seling杨